一、什么是回表查询?
通俗的讲就是,
如果索引的列在 select 所需获得的列中(因为在 mysql 中索引是根据索引列的值进行排序的,所以索引节点中存在该列中的部分值)或者根据一次索引查询就能获得记录就不需要回表。
如果 select 所需获得列中有大量的非索引列,索引就需要到表中找到相应的列的信息,这就叫回表。
InnoDB 聚集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行记录,因此, InnoDB 必须要有,且只有一个聚集索引:
(1)如果表定义了主键,则 PK 就是聚集索引;
(2)如果表没有定义主键,则第一个非空唯一索引(not NULL unique)列是聚集索引;
(3)否则,InnoDB 会创建一个隐藏的 row-id 作为聚集索引;
先创建一张表,sql 语句如下:
然后,我们再执行下面的 SQL 语句,插入几条测试数据。
假设,现在我们要查询出 id 为 2 的数据。那么执行 select * from xttblog where ID = 2; 这条 SQL 语句就不需要回表。原因是根据主键的查询方式,则只需要搜索 ID 这棵 B+ 树。主键是唯一的,根据这个唯一的索引,MySQL 就能确定搜索的记录。
但当我们使用 k 这个索引来查询 k = 2 的记录时就要用到回表。select * from xttblog where k = 2; 原因是通过 k 这个普通索引查询方式,则需要先搜索 k 索引树,然后得到主键 ID 的值为 1,再到 ID 索引树搜索一次。这个过程虽然用了索引,但实际上底层进行了两次索引查询,这个过程就称为回表。
也就是说,基于非主键索引的查询需要多扫描一棵索引树。因此,我们在应用中应该尽量使用主键查询。
我这里表里的数据量比较少,如果数据量大的话,你能很明显的看出两次查询所用的时间,很明显使用主键查询效率更高。
更多如下图:
(1)先通过普通索引定位到主键值 id=5;
(2)在通过聚集索引定位到行记录;
这就是所谓的回表查询,先定位主键值,再定位行记录,它的性能较扫一遍索引树更低。
小总结
使用聚集索引(主键或第一个唯一索引)就不会回表,普通索引就会回表。
二、什么是索引覆盖?
只需要在一棵索引树上就能获取 SQL 所需的所有列数据,无需回表,速度更快。
explain 的输出结果 Extra 字段为 Using index 时,能够触发索引覆盖。
三、如何实现索引覆盖?
联合索引
例子
第一个 sql:
select id,name from user where name=‘shenjian’;
能够命中 name 索引,索引叶子节点存储了主键 id,通过 name 的索引树即可获取 id 和 name ,无需回表,符合索引覆盖,效率较高。
Extra:Using index。
第二个 sql:
能够命中 name 索引, 索引叶子节点存储了主键 id,没有储存 sex,sex 字段必须回表查询才能获取到 ,不符合索引覆盖,需要再次通过 id 值扫描聚集索引获取 sex 字段,效率会降低。
Extra:Using index condition。
如果把(name)单列索引升级为联合索引(name, sex)就不同了。
可以看到:
select id,name … where name=‘shenjian’;
select id,name,sex … where name=‘shenjian’;
单列索升级为联合索引(name, sex)后,索引叶子节点存储了主键 id,name,sex ,都能够命中索引覆盖,无需回表。
画外音,Extra:Using index。
四、什么是索引下推
假设有这么个需求,查询表中“名字第一个字是张,性别男,年龄为 10 岁的所有记录”。那么,查询语句是这么写的:
根据前面说的 “最左前缀原则”,该语句在搜索索引树的时候,只能匹配到名字第一个字是‘张’的记录(即记录 ID3),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呢?当然就是从 ID3 开始,逐个回表,到主键索引上找出相应的记录,再比对 age 和 ismale 这两个字段的值是否符合。
但是!MySQL 5.6 引入了索引下推优化,可以在索引遍历过程中, 对索引中包含的字段先做判断,过滤掉不符合条件的记录,减少回表字数 。
下面图 1、图 2 分别展示这两种情况。
图 1 中,在 (name,age) 索引里面我特意去掉了 age 的值, 这个过程 InnoDB 并不会去看 age 的值 ,只是按顺序把“name 第一个字是’张’”的记录一条条取出来回表。因此,需要回表 4 次。
图 2 跟图 1 的区别是,InnoDB 在 (name,age) 索引内部就判断了 age 是否等于 10,对于不等于 10 的记录,直接判断并跳过。在我们的这个例子中,只需要对 ID4、ID5 这两条记录回表取数据判断,就只需要回表 2 次。
总结
如果没有索引下推优化(或称 ICP 优化),当进行索引查询时, 首先根据索引来查找记录,然后再根据 where 条件来过滤记录 ;在支持 ICP 优化后,MySQL 会在取出索引的同时, 判断是否可以进行 where 条件过滤再进行索引查询 ,也就是说提前执行 where 的部分过滤操作,在某些场景下,可以大大减少回表次数,从而提升整体性能。
核心原理
是指从 server 层下推到存储引擎。
索引分三类:1.Index Key 2.Index Filter 3.Table Filter。
5.6之前 2.Index Filter 3.Table Filter 都是存储引擎将数据返回 server 层后,由 server 层过滤的。
5.6开始,2.Index Filter 下推到存储引擎过滤,且是在回表查询之前过滤,减少回表次数。
五、如何创建有效的索引
如果需要索引很长的字符串,此时需要考虑前缀索引
- 前缀索引即选择所需字符串的一部分前缀作为索引,这时候,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叫做索引选择性,索引选择性是指不重复的索引值与数据表的记录总数的比值,可以看出索引选择性越高则查询效率越高,当索引选择性为 1 时,效率是最高的,但是在这种场景下,很明显索引选择性为 1 的话我们会付出比较高的代价,索引会很大,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选择字符串的一部分前缀作为索引,通常情况下一列的前缀作为索引选择性也是很高的
如何选择前缀
- 计算该列完整列的选择性,使得前缀选择性接近于完整列的选择性
使用多列索引
- 尽量不要为多列上创建单列索引,因为这样的情况下最多只能使用一星索引,这样的话,不如去创建一个全覆盖索引,在多列上创建单列索引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提高 MySQL 的查询性能,MySQL 5.0 中引入了合并索引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内多个单列索引来定位指定的结果,但是 5.0 以前的版本,如果 where 中的多个条件是基于多个单列索引,那么 MySQL 是无法使用这些索引的,这种情况下,还不如使用 union
选择合适的索引列顺序
- 经验是将选择性最高的列放到索引最前列,可以在查询的时候过滤出更少的结果集
- 但这样并不总是最好的,如果考虑到 group by 或者 order by 等情况,再比如考虑到一些特别场景下的 guest 账号等数据情况,上面的经验法则可能就不是最适用的
覆盖索引
- 所谓覆盖索引就是指索引中包含了查询中的所有字段,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再进行回表查询了
- MySQL 中只能使用 B-Tree 索引做覆盖索引,因为哈希索引等都不存储索引的列的值,覆盖索引对于 MyISAM 和 InnoDB 都非常有效,可以减少系统调用和数据拷贝等时间
- Tips:减少
select *
操作
使用索引扫描来做排序
- MySQL 生成有序的结果有两种方法:通过排序操作,或者按照索引顺序扫描;使用排序操作需要占用大量的 CPU 和内存资源,而使用
index
性能是很好的,所以,当我们查询有序结果时,尽量使用索引顺序扫描来生成有序结果集
怎样保证使用索引顺序扫描:
- 索引列顺序和 ORDER BY 顺序一致
- 所有列的排序方向一致
- 如果关联多表,那么只有当 ORDER BY 子句引用的字段全部为第一张表时,才能使用索引做排序,限制依然是需要满足索引的最左前缀要求
压缩索引
- MyISAM 中使用了前缀压缩技术,会减少索引的大小,可以在内存中存储更多的索引,这部分优化默认也是只针对字符串的,但是可以自定义对整数做压缩
- 这个优化在一定情况下性能比较好,但是对于某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更慢,因为前缀压缩决定了每个关键字都必须依赖于前面的值,所以无法使用二分查找等,只能顺序扫描,所以如果查找的是逆序那么性能可能不佳
减少重复、冗余以及未使用的索引
- MySQL 的唯一限制和主键限制都是通过索引实现的,所以不需要在同一列上增加主键、唯一限制再创建索引,这样是重复索引
- 再举个例子,如果已经创建了索引(A,B),那么再创建索引(A)的话,就属于重复索引,因为 MySQL 索引是 最左前缀 ,所以索引(A,B)本身就可以使用索引(A),但是创建索引(B)的话不属于重复索引
- 尽量减少新增索引,而应该扩展已有的索引,因为新增索引可能会导致 INSERT、UPDATE、DELETE 等操作更慢
- 可以考虑删除没有使用到的索引,定位未使用的索引,有两个办法,在 Percona Server 或者 MariaDB 中打开 userstates 服务器变量,然后等服务器运行一段时间后,通过查询 INFORMATION_SCHEMA.INDEX_STATISTICS 就可以查询到每个索引的使用频率
索引和锁
- InnoDB 支持行锁和表锁,默认使用行锁,而 MyISAM 使用的是表锁,所以使用索引可以让查询锁定更少的行,这样也会提升查询的性能,如果查询中锁定了 1000 行,但实际只是用了 100 行,那么在 5.1 之前都需要提交事务之后才能释放这些锁,5.1 之后可以在服务器端过滤掉行之后就释放锁,不过依然会导致一些锁冲突
减少索引和数据碎片
-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会产生碎片,比如 InnoDB 删除数据时,这一段空间就会被留空,如果一段时间内大量删除数据,就会导致留空的空间比实际的存储空间还要大,这时候如果进行新的插入操作时,MySQL 会尝试重新使用这部分空间,但是依然无法彻底占用,这样就会产生碎片
- 产生碎片带来的后果当然是,降低查询性能,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随机磁盘访问
- 可以通过 OPTIMIZE TABLE 或者重新导入数据表来整理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