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研发的 6 年思考 - 技术层面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L47iWUKJSfdbZ2tYgPJ5A

  • 基本功(语言、编码这个层面,主要是动手能力)
  • 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实战经验(RPC、SOA、MySQL、Redis、MQ)
  • 项目( DB 设计、API 契约、DDD 抽象、链路设计、项目风险把控)
  • 稳定性(可用 & 资损)

稳定性
记得在 2015 年年初,张雪峰加入饿了么担任 CTO 之后,从他嘴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“研发要对生产环境有敬畏”。
链路设计
日常不管是聊需求还是做系统设计,习惯性的把图画出来,就达成了一半。剩下的一半就要看图去想、去找问题。
技术债务
我以前处理技术债务的思路,是要有一个检查清单,我会定期的复盘所有的系统,并且结合自己团队和其他团队的事故去全量扫雷。所以技术债务对于研发同学的考验,不在于你怎么在日常工作中保证系统技术债为 0,而是你要评估清楚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下,哪些问题是刻不容缓的,哪些问题是可以往后放的。

那么如何处理技术债?

  • 共识,上下一致的共识
  • 在稳定后,收到稳定的回报后去还
  • 破窗理论?点对点的还,不要一次性处理太多。打破一个窗户,封住一个窗户。
  • 以业务的价值,进行部分的重构。用新技术替换旧技术,旧架构。

阿里研发的 6 年思考 - 业务层面

技术规划

  • 建议规划要实在。做技术规划前,找你周边的研发团队聊一下,找你对口的产品、运营聊一下,知道他们的目标是什么,知道公司几个重点是什么,
  • 规划中需要包含一些硬性的内容,比如这个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,怎么确定它解决了,解决得好不好,好的结果谁认可等。

懂业务

  • 只熟悉自己负责的系统是不够的。
  • 要知道它的前世今生,思考它的一路成长,纠结它的未来发展,同时还要清楚它的风险与隐患,它的生与死。
  • 做业务场景上的外延,以此了解你的上下游,并且能做到结合业务场景去挖掘

阿里研发的 6 年思考 - 管理层面

向上管理

  • 我有时候开玩笑和团队的同学聊,说你们要好好看看我的 Leader 到底想干嘛,这样你们做出来,我好去汇报。

阿里研发的 6 年思考 - 架构层面

  • 首先比较重要的是定义问题,这到底是要解决什么、解决了有什么好处、怎么确定解决了。
  • 其次是定义结构,这个问题的关键点组成,你对应的解法是怎样的,这其中得失要怎么权衡轻重,并且最终解决的效果如何贯穿和透传,由点及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