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输入 - 练习 - 内化 - 输出
  2. 理解范式 - 应用范式 - 识别范式 - 输出范式

开启大门 - 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

为什么钟表上现在的小指针指着小时数。?既然小时比分钟重要,不该用大指针指它吗?
为什么这么奇怪的想法, 我从来没想道过呢?

你的大脑生来就配备了非凡的心算能力。

放松点 -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

Tips
用一两分钟预先翻阅,然后再开始宏观阅读。

前额叶皮层:额头正后方。

专注模式( focused mode ):思考的各个内容,然后联系起来。具有倾向性,会走老路
发散模式( diffuse mode ):让大脑的各个区域得到相互的联络机会。

定式 或者说 定势 einstellung

你观察一下鸟类,会发现,他们是先啄一下,然后停下来四处张望。好像在不断的切换思维模式。

番茄钟变种:
回顾这一天最重要的人物,然后立刻就去做。
拖延心理学里面有一个类似的思考,就是如果你想做一件事,那么,立刻,马上去做 5 分钟。

数学的学习:

  1. 索引学习过程
  2. 重新优化映射关系

想点什么

  1. 你怎么才能意识到自己处于发散模式中,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
  2. 当你有意识的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,是哪种思维模式激活?哪种被屏蔽,如何激活被屏蔽的思维模式。
  3. 回顾一下你处于定式效应的时候,怎样才能改变思考方式,跳出 预设 的错误概念。
  4. 解释一下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是怎样类比手电筒的可调光束的。何时才能看得更远?何时视野更开阔,但看到的更近?
  5. 为什么有时对于学数学和科学的人,克服拖延症格外困难?

学习即创造

如何切换发散模式?
让大脑的其他部分工作一下。放下手中的工作。做些其他的事情。

对于特定的思考类型的问题, 可用的精神能量,总量是有限的。
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,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。
以上这两种规律,告诉我们一个切换的原则,就是需要在精神能量将要消耗完毕的时候,再切换发散模式。

专注模式下,是在为砌墙提供砖块
发散模式下,则是用泥浆把砖块结合在一起。

工作记忆: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。
容量为 4 个组块。

长期记忆:仓库

提出一个关于 睡眠 的骇人听闻的观点:人醒着,大脑会产生有毒物质。睡眠时,脑细胞收缩,细胞间间隙增大,因此,脑脊液可以冲刷有毒物质。从而还你一个整洁的大脑。

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

构建组块:

  1.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, 就是注意力集中在组块的信息上。
  2. 理解基本概念, 并打包成组块。
    1. 仅理解解决方法,不足以创造组块。
  3. 获取背景信息,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,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。

提取练习 - retrieval practice
试着回想学习材料,比单纯的阅读材料的效果好的多。

能力错觉 - illusions of competence

在学习中进行回想, 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,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的获取知识。 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的利用时间。

要学着把 工作记忆 当成超链接, 这样链接着长时记忆, 就会释放其他组块的空间。
有一种 慢直觉 的概念,专注与发散的思维过程经过长年累月的细火慢炖,产生创造性的突破。
感觉和这个很相似。就是这种直觉,是通过大脑找到瞬时记忆,然后链接到一条解决方法的回路中。

如果要熟练的掌握材料,以此考出好成绩或是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思考,你就必须让它们牢牢钉在记忆里。

组块,说白了就是理解的环路。 一份理解是一个点,然后多个点联系成环路,组成组块

Tips:
离开平时的学习地点,到别处回想材料,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,从而增进理解

如何锻炼自己的大脑的联系能力,就是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,你知道需要用那些解题技巧去解答。
这个的锻炼方式是 穿插学习
与其在同类技巧、概念中投入太长时间去练习,不如将练习分配到更短的时间段中。 25 分钟?

预防拖延

小恶魔:
大脑某些特别暗示作出的习惯性反应。

我们拖延的是让我们不安的事情,但当我们真的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,不安就消失了。
不对,是预感,预感才让我们不安。

拖延带来什么?

  1. 努力不一定成功,不努力一定很舒服
  2. 虚荣心,我本可以,然而,所以如果,那么。

小恶魔无处不在

  1. 信号
    识别让你进入出窍状态和拖延状态的导火索。
    一般是, 时间、地点、感受、对他人的反应和刚刚发生的事件
  2. 反应
    25 分钟番茄钟
  3. 奖励
    习惯的强大在于神经层面的欲望,奖励机制的存在,就是为了让大脑开始期待,期待奖励的发生,从而削弱,以及增强
  4. 信念
    心理对照法 - mental contrast
    就是意淫,可能用词不对,但本质一样,就是想象自己的理想状态,然后开始努力💪。

关注过程,而非结果
这个和 OKR 有异曲同工之妙?
因为,当你想着哪怕一点点的结果,你就会把结果的恐惧无限的放大。
比如,做数学题,你如果想到的是完成,你的潜意识中,对数学题的难度的恐惧,就会阻碍你。

番茄钟法, 可能会让你有压力。
因为是倒计时性质的。
但是,科学表明:在轻微压力下学习,会帮助你面对更大的压力

番茄钟法,要求你专注于这个过程,而非完成任务。

番茄钟结束,要隔多久进行下一次呢?
取决于你的任务时间, 但必须有休息。

Tips:
当你有被干扰的感觉出现时,比如看手机,你需要的是正视这种感觉,然后学习无视他。

Practice make perfect.
练习 == 失败
拥抱失败, 为自己的失败去庆祝
给自己的失败起个名字。

搭建组块对抗发懵

知识坍塌:
你在学习的过程中,可能有一段时间,原先的清晰的知识结构,突然模糊起来。但这是重组的第一步。

发懵:
你的压力太大,恐慌到大脑一片空白,所有的工作记忆都被恐慌填满。因此没有足够的空间解决问题。

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的题目。
重做一次。
休息一下。
睡眠,之前再回顾一次。
起床,再来一次。
给自己添新题。
然后主动重复。

测试效应 - testing effect
通过测试而发生的知识构成上的改善。

工具、建议和小技巧

  1. 仪式感
  2. 冥想,拒绝干扰。
  3. 改造自己的关注点。 关注过程,而非结果
  4. 刚坐下工作的时候,有负面情绪很正常,要学会如何面对。

每个人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。
而这个过程,

  1. 需要记录自己的反应。
  2. 然后辨别反应
    这个过程叫做自我实验。

个人习惯记录
周代办以及 5-10 个日代办。
晨间日记???
以及及时调整。
== okr

拖延的小恶魔总结篇

Q:你该如何判断何时拖延是有益的,何时拖延又是有害的。

拖延的益处 —> 驻足与等待。

  1. 驻足 + 反馈。 从上至下, 更加宏观的看待问题
  2. 等待。是为了避免冲动。只有理性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

当压力太大的时候,几近崩溃,完全不想工作。怎么办?
列出 3 个比较简单的目标,然后 闭上眼睛 ( 切换模式 ),告诉自己,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,自己完全可以处理好这些任务。

克服拖延的时候,少用意志力。为什么?难道不应该多使用意志力,从而增强它吗?
锻炼肌肉的时候,是消耗肌肉存储的能量。
同理,使用意志力也是在消耗意志力,意志力总量总是有限的。所以你能保证在面对拖延的时候,意志一定更好处于圆满的状态吗?而更简单的方法,则是通过习惯,来锻炼意志力。因为习惯是一种生活的伸展,而不是克服。不是违背。

增强你的记忆力

图像和右脑的视觉中枢直接链接

记忆宫殿法:
宫殿 - 你熟悉的地方
记住互无关联的东西。
举例:对多个关联的词,可以通过首字母联想成不同的词,然后将这些词,放到你的记忆宫殿中。

记忆技巧多多益善

世间的一切都是比喻和类比。这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方法。

你想完全理解一件东西

  1. 先比喻或类比
  2. 然后把自己当成它

间隔重复

创建意群 = 会遍故事
不要把记忆技巧当作知识

写和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加强记忆的功能

规律的锻炼可以提升记忆力和学习能力。

记忆窍门的优势

  1. 增强你的创造力, 这些创新技巧学习的越多,越有助于你在未来更容易的创建链接。
  2. 更轻松的建立组块和宏观视野。
  3. 形成肌肉记忆, 下一次的利用窍门总比这次快。

学会自我欣赏

形成直观认识

组块 = 直觉 = 潜意识 = 自然

超群的记忆力 = 更强的思维定式。因为记忆力的牢固,让新的知识很难去敲动基石。所以更应该去从专注模式切换到发散模式
相反,略差的记忆力 = 创造力。因为松散,所以大脑其他区域更容易影响到这里。向它输入信息。

阿尔伯特 - 爱因斯坦 :生活的方式只有两种,一种是生活中无奇迹, 一种是生活中事事皆奇迹。

塑造你的大脑

髓鞘:脂质绝缘组织,能让信号在神经元内快速传送。25 岁左右才停止生长。

构建高抽象类型的组块。不仅可以让我们在当前的学科产生共鸣,还有助于我们将这种理解放到其他的学科中。
这是比喻和类比的力量。

借方程的诗歌打开心灵之眼

解开标准方程下每一句话的含义
只有数学是心灵的诗歌, 而诗是心灵的数学。

思想可以表现为语言,就一定可以表现为形象。
并且,往往这个拟人化的形象更加的让你理解一个概念。比如 a, 你就可以想象为 啊 (一声大叫)。 从高空坠落,加速度。
简化所有的概念,这里和思维导图的理念一样, 所有的概念 5 个字左右描述清楚。辅以图片, 会更好呦。

迁移知识。 更像是抽象知识。 这取决于你是如何上手一门学问的。
如果你刚开始就是高屋建瓴的自上而下的学习,那么你在转移知识的时候,就是嵌套框架。
而如果你是先上手一门细腻的学问,那么在迁移知识的过程,会让你找到共通点,从而提升层次。

学习的复兴

自学: 自主学习?自我学习?

我认为说的更重要的一点是,在教育行业的一种主人翁心态。
就是,只有你才能对自己负责。
由教师掌握知识的答案太过于消极,会让人产生挫败感或无力感。
并且对教师的评定制度, 让你有一种小庆幸,是否是这个教师不好?

这一段并不是说好老师的价值,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问题。

  1. 学生问问题。
    1. 有用 - 老师也能从中思考,有理 - 必须符合条理 ,还要有礼 - 谦逊人之美德。
    2. 不是为了炫耀自己,不是为了欺负老师。而是想要弄清一个问题。
  2. 老师总结回答,并给你,他在自己的整个的阅历中,最正确的一句话。也许能帮到你,也许不能。
  3. 你要反馈给老师, 如何如何。 这是对老师最好的帮助。

智力狙击手。
人生道路上,总是有那么一撮坏蛋,他看不惯任何人的一点点成就。甚至于你这个人。
嘲讽是他们最常做的事情。面对这样的人,

  1. 首先第一点,平心静气。
  2. 绝对不要怀疑自己, 你可能会出错,但绝对不是一无是处。

你是自己的骄傲,尤其应该骄傲于哪些让你 “与众不同” 的特质, 并把它用作你成功的秘密法宝。

避免自负

左右脑:
右脑是魔鬼代言人,不停的质疑和寻找矛盾。
左脑是坚持事物本来的样子。

第一准则就是你不能自己欺骗自己,因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容易被欺骗的人。
这说的是在这种客观的思考上。
而在有些情感上的主观思考,我希望你能够骗自己。

集思广益:

  1. 帮你发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。
  2. 你的熟人数量而非胖友数量,会帮助你在整个大环境中,对现在的社会有更好的发散性思考。
  3. 需要一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队友。
  4. 和别人一起学习,有点像在别人面前表演节目。这种微弱的紧张感,会帮助你表现的更好。

解数学方程的建议:

  1. 检查答案
  2. 看两边的计量单位
  3. 想你对方程赋予的意义,有助于你预估答案。
  4. 思考意外情况, 比如趋近于无限或 0, 从而帮助你理解方程。

参加考试

考试本身就是一场效果非凡的学习。
同等时间的学习和考试,必然是考试更占上风。

准备考试 - 备考清单
考试之前, 减轻焦虑, 尽量平缓。适度紧张, 转移角度。

  1. 快速复习一遍 :
    1. 如果学不下去,你需要问自己,是害怕,还是兴奋。
      1. 如果你已经认真的复习了, 那么你要告诉自己,这不是害怕,而是胸有成竹,从而想让自己保持精力,良好应战。
  2. 保持良好的睡眠

减轻焦虑:

  1. 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呼吸中。
  2. 转变想法, 自己不是害怕,而是兴奋。
  3. 营造环境成自己熟悉的。比如可以嚼个口香糖,骗自己,这个是个温柔的环境。
  4. 正念: (mindfulness)
    1. 自然而然的想法: 下周有考试
    2. 随之而来的情感投射: 如果我失败了,将会怎么样。
  5. 如果先做简单的,后做难得,后果会是,时间越来越紧张,你越来越专注,从而难以进入发散模式,因此,难以得到更想的解决方法。
  6. 避免消极心态。
  7. 书写自己对于考试的看法和感觉。

考试中,

  1. 多用发散 (想一些自己平常用不到的方式 , 比如从后往前检查。 ),
  2. 由难入简。
  3. 全局视角,问自己,这样合理吗?

释放无限的潜力

学习的 10 个好方法和 10 个误区

分为 前、中、后

前:

  1. 心理对照。 让自己有动力

  1. 专注
  2. 间隔学习
  3. 不同解题技巧
  4. 学累了就休息
  5. 有问题就问

  1. 注意回顾
  2. 自我测试
  3. 将学习的东西建成一个组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