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-发刊词
很多中层都是从业务骨干提拔上来的,但是,走上管理岗位之后,以前做业务的那种成就感就没了。取而代之的是开不完的会,加不完的班和完不成的业绩。
note: 成就感的来源分为多种,之前有在技术管理里讲过,把一个大的项目做成可能会很有成就感。具体需要看你在过程中能否不断的调节视角和心情,以及对最后的结果的执着程度。
中层仿佛是夹心层,上级只给个大方向,自己就得带队造出一膄火箭。不仅中层痛,老板们也痛,他们总觉得是中层堵住了公司的战略循环,这种不信任,又会加剧中层的职业危机;下属们也痛,缺少工具和方法的中层,会限制下属的成长,反过来,下属的不信任,又会让中层指挥不动团队。
- 00 发刊词 _ 从业务骨干到管理高手
- 抢滩期
- 01 角色转变:怎么走上管理的快车道
- 02 团队交接:怎么安稳着陆,避免爆雷?
- 03 鼓舞士气:抢滩期团队士气不好,怎么办?
- 04 业务探索:怎么快速找到业务突破口?
- 05 向上管理:怎么把上级拉到你的战线里?
- 06 立威立规:怎么快速“征服”不服管的下属?
- 07 人岗匹配:怎么从业务出发调架构、管编制?
- 08 招聘面试:怎么避免在面试中看走眼?
- 发力期
- 09 战略落地:怎么把战略方向落地成行动计划?
- 10 争取资源:怎么科学地从公司获得发展支持?
- 11 任务分配:怎么用“一二三法则”给下属定目标?
- 12,13,14 呢?中间怎么少了几课?后面补一下 - 14 引领新人:怎么帮新员工尽快融入团队?
- 15 激励老人:怎么唤醒“不在状态”的老员工?
- 16 带队冲锋:怎么带领团队打“好”一场胜仗?
- 17 培训调研:怎么找到员工不出业绩的原因?
- 18 培训发展:培训效果总是不理想,怎么办?
- 19 经验萃取:个体优秀、团队不强,怎么办?
- 20 持续优化:现有流程效率不高,怎么办?
- 21 考核下属:为什么总感觉KPI设计的不合理?
- 22 考察下属:为什么干部选拔不能只看业绩?
- 23 价值规范:怎么避免团队价值观沦为口号?
- 24 文化打造:怎么在制度之外提升团队战斗力?
- 25 人才梯队:怎么评估“间接汇报”下属的表现?
- 26 人才盘活:怎么避免团队青黄不接?
- 27 团队学习:怎么让团队“自动”成长?
- 28 商业意识:怎么用价值链打破“部门墙”?
- 29 战略思维:怎么避免成为短视的管理者?
- 30 自我突破:怎么收放自如地找到管理的节奏?
1-角色转变:走上管理快车道
1. 中层管理要转换工作界面
两个方面
从人的方面看,业绩达成不能靠自己了,要靠团队。
这也有一个比喻,你不再是“居委会大妈”了,你变成了“法官”。法官的工作不是劝架,而是找到证据,根据法条进行判断。 所以你需要看到每个管理事件背后的流程建设,而不是停留在事情层面。
从事的方面看,要完成不是具体的任务了,而是高自由度的任务。
猎豹创始人傅盛举过这么一个例子:一位创业者问他,怎么把体重秤生意做成一个生态?这就是高自由度的问题,有无数种可能性可以达成这个目标。当时,傅盛是用问问题的方式来回答他的:你的体重秤一年出货多少?你能不能拿下一半的市场?现在你在京东一天卖六千台,什么时候能够做到+万台?没有做到前,全力以赴,用价格、用设计、用所有东西,12个月内看能不能做到?如果能够做到,6个月能不能做?6个月能做到,需要哪些资源,能不能像一道数学题那样列在那里?
2. 从三个层面转换工作界面
→
第一份日程是我刚晋升的时候第一天的工作日程,老板对这份日程做了很多调整。比如说,他删掉了我大部分的客户拜访时间,反而让我要花功夫设计我的部门简介。
他的理由是,我负责的业务盘子在公司内部比较陌生。我作为团队负责人,要尽快让各个兄弟部门清楚我的生意发展计划,从而更好地支持我。所以,我要尽快准备一次在公司管理层面前的述职和部门简介,从上到下搞定跨部门资源协调的问题,而不是和各个部门的其他中层挨个去开会。
而外部客户,如果我天天去见他们,只会把我的下属架空。我应该做的是,保持一定的联系频率,在关键的谈判中出现即可。
总结一下,是三点
第一,把精力从自己身上放到了培养下属身上;
第二,从靠关系管理放到了靠制度和流程管理上;
第三,从被动地等任务下来,变成了主动拆解公司战略、驱动结果实现上。
note: 这里面有一个吃饭的时候了解他的近况,之前有感受过,不过怎么约饭呢?突然找一个人约饭,会不会还挺怪的。但这个确实是一个更容易也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个同学的方式。
3. 把握 管理节奏
小 E 被空降到新的运营团队,不到一个月他就争取到一个新生意模式孵化的机会,涉及到公司的战略转型。你认为他该不该争取一个公司级的大项目呢?
为什么?因为时机不好。小 E 刚来新部门,业绩还没拿出手,就去探索业务转型,风险太大。相比于改进商业模式,也许把一个新品卖好可能更适合他。因为不用再去招兵买马、不触及原有的利益分配,见效快、压力小。
所以说,你不只要知道怎么管理,还要把握好管理的节奏。有个比喻特别贴切,是一位华为出身的朋友告诉我的,他说,管理者要做的工作其实就两块,一块是“打粮草”,另一块是“增肥力”。
note: 对比一下我们做的事情,发现我们全年基本上也是在做这些事情,只不过很多时候没有明确的将这些事情列举出来。
对照一下报表的事务 。
4. 总结
首先是人、事层面上组成工作界面,然后通过三个层面来看一下要做的事情。最后,通过清单,将三个层面的事情细化。
后面的文章都是以这些任务作为关键点,进行逐个的解析。
02-团队交接:安稳着陆避免暴雷
note: 对于技术团队来讲,比较重要的还是模块的交接文档。当同学离职的时候,什么才算是一份合格的交接文档呢?
上面的比较重要的问题是,被交接人没时间去了解交接的部分,所以对实际的风险、代码中的坑点并不清楚。
见 Harrison 交接文档的设计。
所以我会留 n 天去让被交接人熟悉。
但是如果是离职的话,同学往往准备的不充分,被交接人也没有充足的时间。所以日常的模块文档梳理就比较的重要的。
03-鼓舞士气
1. 什么是团队的溃点
首先,你要搞清楚为什么在抢滩期,团队会出现士气低落的问题。
按照我的职场经验,其实他们的问题就这么三种
- 我适应得了上司的工作风格吗?
- 我以前的业绩还算数吗?
- 跟着这个领导,我的职业发展有前途吗?
我管这些问题叫作团队士气的“溃点”,溃是崩溃的“溃”。
2. 补溃点的三个方法:卖自己,卸包袱,补体感
下属对你的不确定。
建议是“卖自己”:
从个人和工作两个纬度,将自己当做一个品牌,向下属好好的推销一下自己
如何提炼卖点? 个人要有趣,专业要有用。
个人方面,你可以从自己的家乡、教育背景、家庭情况、兴趣爱好等等,挑出一些最能代表你个人特质的经历。
这个环节千万别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。
比如,我现在咨询公司的合伙人,在给新团队介绍自己的时候,就喜欢突出自己的骑行经历。他曾经一个人从杭州骑行到哈尔滨,一路上遇到过爆胎、钱包被偷、荒野迷路等等挑战。这些有趣的经历,说出来不仅给人一种亲和力,而且还向团队展示了他不畏艰难的人设。
note: 之前 vito 的分享里面有一点是讲故事。这就是故事库的一个应用。
专业方面,你要把自己在职业上最成功的亮点,展示给你的团队。这个部分,千万不要谦虚。这是在给团队一个暗示:公司选我来做你们的领导是有他的道理的。展示强者姿态,给他们一个追随你的理由,这一点对提振团队士气非常重要。
我曾经在宝洁这样的世界500强公司,做到销售总监,负责近十个亿的销售业务。体系完善、压力巨大下怎么做突破,我有心得。
我也曾经从0到1,搭建过数百人的生鲜电商团队。体系混乱、野蛮成长下怎么带团队,我也有体会。
我现在是茂诺管理咨询的董事长。作为外脑,从咱们得到这样的快速增长企业,到稳健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,我都服务过。
note: 这个之前我有一篇分享,是做导师的,和这个异曲同工。都是要展示自己的专业程度。让对方信赖自己,从而愿意跟自己的逻辑一起走。
这里其实应该有一个小互动,谁对这种推销自己比较有自信的,可以来表演一哈。
过去:对你怎么看他不确定
我给你一个工具叫 “卸包袱” ,用来卸下员工对自己过往表现的包袱,让他们轻装上阵。
怎么卸包袱呢?你可以做三件事:记心愿、晒业绩和做切割。
note: 这一块儿跟我们的绩效沟通很像,都是做类似的事情。听发展,找不足。
“晒业绩”是指,你要第一时间认可团队里的明星成员,多给他们曝光的机会。比如让他们参加一些内部的经验分享,带他们参加你跟公司高层做的汇报,请他们给新人做培训等等,这样就是在给他们传递一个信号:你的表现我看见了,所以给你更多的机会。
note: 这里可能有两个传达的方向,一个是给这个同学传达,另一个是给其他同学传达。这又引申出一个问题,就是其他同学是认可的么?简单想想,可以在沟通的时候,带上这种宣传?因为做了 xxx ,所以后面他又可以做 xxx,希望后面你也可以。夸奖,并收集不同的意见。这样既贯彻团队氛围,也可以掌握真实的情况。
“做切割”是说,你要在团队内部,开一次业绩回顾会议,检讨前一段的工作得失,把影响团队出业绩的问题找出来,并且告诉你的下属,
- 哪些问题不是他们的责任,你会带他们去解决,
- 但哪些方面是他们做得不够,接下来要继续去努力。
note: 这个可能做的不够好?我们复盘之类的都是帮你找问题,但是有没有一些可能,这些问题确实是同学解决不了的?要多考虑下。
未来:跟着你有没有前途
一些有野心的下属,会关心新领导到底懂不懂行?团队之前遗留的问题,他到底搞不搞得定?跟着你这个领导,到底有没有奔头,对他的前途发展有没有好处?
方案:“找体感”
要自己上手做一遍,让自己在前线被看见。
还是回到我做生鲜电商的经历。我当时刚刚接手了团队,对一个生鲜仓到底要配多少个管理员,心里一直没底。从财务的纸面数字上算,每打包300单加一个人,做一天休一天这种排班,好像是合理的。
但是,总部层面讨论了很久也决定不下来,因为基层员工说做不到。所以我决定,自己到现场去蹲一天。我发现虽然从字面上看,一个人每天处理300张订单可以实现,
但实际上,人的精力、体力都是有限的,这种工作强度会让很多最简单的操作严重走样。这是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,完全感觉不到的。
发现了这个问题之后,我把排班一改,工作效率立刻提升了,整个团队的士气焕然一新。因为他们看见了,他们的老板愿意俯下身段,跟他们一起解决问题,看到了我想真正做出点事的心。那么,他们自然愿意全情投入跟我干。
当然,“找体感”不是一次性工作。在你就任初期,上手实操可以频繁点,哪怕你已经熟悉了,我也建议你保持一个月一次的机会,去体验一下下属的工作。所以,在我的管理日历里,我就会直接在每个月,提前预订出一天的时间,和下属们一起去做他们的工作,并且让自己“被看见〞。
note: 这里我理解是两个方面,一个是要参与,要一起去做一件事情。之前听 able 老师的故事里有说到,“当在一个团队里为一个目标奋斗的时候,不可能我每天 5:30 下班,他每天 8:30 下班。就算我没什么事儿,也一定要陪着他加班“。第二个是解决问题,这个往往是更难的,比如说一个 BUG 提供思路帮助解决掉问题。又比如说产品设计的不好,然后你去做了一个更好的产品设计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,你怎么保证一定能在别人的专业领域,解决他的难题呢?
note: 这里我认为还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,是解惑,就是你准备怎么规划团队业务的发展。大家往往会被光明的未来而备受鼓舞,不知道为啥这里并不讲。
3. 稳定度清单
根据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一个类似的调查,获得平均分4.2的员工,他们的离职率,是3分员工的2倍。你可以对你的下属打一次,看看他们平均分是多少。
note: 这个不止是稳定度,也是团队的健康度,健康指标。如果有 n 条都出现了,那么就可以开始预警。
4. 总结
- 初次见面,打磨故事宣传自己
- 立足过去,表达赞赏与担忧
- 着眼未来,Do Something Together
04-业务探索
- 业务盘点矩阵
- 业务优先级矩阵
note: 讲的比较浅,简单聊了怎么挖掘,和怎么排序。
结合我们的现状来看,
- 业绩价值高的小任务:各个项目推进中的阻塞点
- 业绩价值高的大任务:大任务拆小任务,比如某一个大型任务的架构设计?或者是某些任务的预研?比如设计器样式翻新
- 业绩价值低的任务。
其实讲的就是【重要】【紧急】四象限。只不过带入了【大小】【业绩】的纬度。
这里看完有一个问题,组织上的业绩发展怎么看呢?
05-向上管理
1. 要和上级拉平认知
讲个故事:
比如说,我以前的创业合伙人,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 CEO。他和我说,他刚刚毙掉一个总监转正的申请。我就问他了,为什么啊?
他说,我让这位总监汇报他的试用期业务发展述职。结果这位开口就向我要更多的费用和更多的业务员。
销量目标加一倍 ,他的策略就是促销费和业务员加一倍。
至于现有业务如何优化?怎么提高人均产出?新业务增长点在哪里?怎么开拓新的推广渠道?都没有自己的思考。团队的培养、人才梯队的搭建,也是完全没看到他的行动计划。
更要命的是,这位总监还特别能自己感动自己,他为了增加一倍的业务员,这几个月每天都忙着招聘忙到半夜。他觉得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问题是,招聘是工作的重点吗?
第一,他从来没有和自己的上级确认过工作重点。他认为重要的,比如招业务员,在他上级看来,完全没有价值。
第二,由于没有一个项目全局的拉齐认知,等到老板来过问的时候,原本以为可以给上级“惊喜”,结果是给了对方一个“惊吓”
2. 拉平认知之百日计划
2.1-确认要做的方向
我说,假设我是你的那位总监,我听下来,提高人均产出是一个重要的事情。 人均单产提高了 ,再扩张,就是有质量的业绩提升了。
所以,为了达成提高人均单产这个任务,我会做这三件事:第一,尝试找到不靠堆人力进行业绩提升的渠道,例如新媒体;第二,提升现有员工的推广能力;第三,汰换尾部低产员工,等三个月后,人均单产增加达到一定标准后,再判断是不是增加人手。
note: 这个和我们的 OKR 或者项目计划是一样的。和上面的故事联系起来,就是先做一版内容,可能做的是 促销费和业务员加一倍 ,然后和上级聊完之后,发现其实需求是不加人,业绩也要提升。所以重点是 提高人均产出 ,然后子任务是 A、B、C。
你看,CEO 非常清楚,三个月的时间,不可能指望中层带来翻天覆地的业绩提升,但是,三个月是完全足够一个中层至少找对方向的。
2.2-精简要做的任务
结合上面的业绩优先级矩阵。精简至 3-5 个任务。
2.3-按周粒度进行分解
note: 这里肯定是有很多坑点的。比如一开始拆解的任务有的大,有的小,和一周的时间不匹配,或者预期的时间完不成,整个时间节点要往后拖。或者任务本身不确定性比较大。
但有比较细的粒度,才能更早的发现问题吧。就类似之前的一些重要项目,是按日报的形式汇报的。
虽然比较繁琐,大部分时间是发现不了问题的。不过问题能及时的暴露出来,无论如何对项目都是好的。
3. 把上级拉到你的战线里
我总结了“统一战线的四大议题”,去把上级拉到你的战线里,让他更好地帮助你。这四个问题是:
- 第一,老板你要什么
- 看量化目标的制定方向
- 第二,老板你能给什么?
- 看资源,调整目标
- 资源 50%,目标 60 分
- 资源 75%,目标 80 分
- 看资源,调整目标
- 第三,老板我怎么配合你?
- 沟通方式、汇报节奏
- 第四,老板你怎么支持我?
- 不要害怕把自己的个人需求告诉你的上级,很多中层会以为自己的想法说多了,上级会觉得我狮子大开口。其实,职场是一个价值共创、价值交换的舞台,你不说自己的需求,上级反而会以为你没想法,不知道怎么去激动你。
- 当然,你的需求远不止加工资这一项。学习成长、职业发展,甚至是家庭规划都是可以拿出来,跟你的上级做充分交流的话题。
- note: 这一个很真实,有些时候,不明确说清楚自己的感受,会让多方都难受。一方想拉你一把,一方想着干着痛苦不如跑路。
06-立威立规:快速征服“不服管”的下属
这里可以和之前 vito 聊的领导力一起看
首先,我不建议你上来就以简单粗暴的批评或者惩罚的管理方式来立威。
心理学上有个 “承诺和一致”现象,简单来说,就是人们普遍希望自己在外人看来,是言行一致的。
如果你直接劈头盖脸地骂下属:“你这个人怎么这样马马虎虎。”好了,这样你等于加深了他在“马马虎虎”这件事情上的认知,说不定他还觉得自己 “马马虎虎”是做事有灵活度的表现。 为了证明他做事灵活,他未来会更加“马马虎虎”。
其次,我也不建议你一来就改这改那,定一大堆条条框框,搞得鸡飞狗跳。万一有些复杂的政策不落地,或者政策太多你跟踪不过来,你到时候就骑虎难下了。改回去吧,下属觉得你朝令夕改,政策没有延续性,不改吧,放着一堆没有人遵守的规章制度,只会不断地侵蚀你的权威。
那应该怎么办呢?
四步走管理法:
- 定好“保险丝”
- 对齐标准
- 公开承诺
- note: 什么才叫公开嘞
- 做出调整
- note: 应该是 PDCA 里面的 A ?
1. 定好保险丝
保险丝的特点是什么?成本低,效果明显。
你要先给团队立一个容易落地、犯规了容易被发现的小规矩,以点带面,调整队伍状态,建立上级的威信。
- 下属接任务时爱推脱,你可以从语言上要求下属们,不许说:“我搞不定这个任务,是因为1、2、3。”而只能说:“如果要搞定这个任务,我需要的支持是1、2、 3。
- 下属不主动汇报,那么可以定一个规矩,每周写工作周记,并抄送整个部门。
- 下属复盘时总爱推卸责任,定一个规矩,叫作 “Nono”,就是规定下属汇报时说到其它部门,不能出现 “No、不行、不对”,总之任何带“不”的负面词,都不能说。
这也是管理层针对部门的问题,有针对性地规范团队的一个小动作。这里提醒你注意一下,规矩最终是为出业绩服务的。有的团队要有很高的纪律性才能出业绩,那么,上下班不迟到就应该是一个规矩。但是,对于创意型工作的团队,死板僵化的工作状态反而会让士气下降。
2. 对齐标准
讲清楚三件事儿:
- “你的规矩为什么定?”
- 有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,叫《卡特教练》,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,我特别有感触。篮球教练卡特上任之后,给队员定的一条规矩是,不管是每次正式练习之前,还是队员迟到,甚至有队员质疑教练,训练和惩罚的方式都是一个:做俯卧撑。卡特教练一句话就点明白为什么:“你们过去26次比赛输了22次,我看了你们的比赛,你们投篮没问题,最大的问题出在你们的体能。所以,做俯卧撑就是为了尽快把你们的体能短板补上。”
- “标准动作是什么?”
- 有标准,自然有标准以外的事情。要讲清楚。
- “违反了有什么后果?”
- 表演节目,请喝奶茶。和之前
PR-Review
一样,倒数第一跳个舞。
- 表演节目,请喝奶茶。和之前
讲的时候,时刻记住一件事儿,即标准是为团队的目标服务的。
3. 公开承诺
你可以让大家轮流对新规矩发表意见,甚至可以让大家在文件上“签军令状”,然后在办公室显眼的地方挂上去。
note: 我们经常做的是大家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?后面可以尝试一下,让每个人发表同意意见。做到 承诺和一致
4. 做出调整
之前我以为是调整规矩,原来是调整队伍。(尴尬.jpg)
07-人岗匹配:如何从业务出发调架构,管编制
note: 摘录其中的一部分:编制数量
如何计算编制数量?
1、工作量法:简单来说,就是把年总工作量,扣除假期、周末之后,根据工作时长分解到每个人头上,去判断需要多少人。
适用范围:比较容易量化工作量的人群,比如仓储物流,快递,外卖。
note: 我第一反应是迭代管理的量化。但发现迭代有大有小,被业务需求所裹挟,所以比较难以量化。(当然,从人的角度,可以量化迭代的数量,但这里是计算人数,所以不考虑)。
但是,如果是维护量,是不是相对比较容易量化的呢?比如
人数 = 某一个模块的全年 BUG 数 * 处理时间 / 工作时间
因为某一个模块的质量平摊到全年来说大抵是比较稳定的。这样计算出来的值,也许是比较合理的?
2、比例对标法:比如说,在有的技术开发领域,三个开发人员对应一个测试人员就是标配。再比如说,一般而言,一个 HR 可以服务100个员工;或者一个管理者直接向他汇报的人,不应该少于10个等等。
3、人效法:也就是,把总产出除以人数,得到的那个比值,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当然这个比值是跟着你的生意发展而变化的。
比如:我预计在一年后,团队的人均产出能够从每人50万,提升到60万。我们团队现在是10人,我向公司申请全年给我15个编制。我知道公司担心人多了产出是不是会下降,公司可以先给我12个,如果半年后,人效并没有提高,那么,你们冻结我的招 OCR 工具快捷键
11-任务分配:怎么用“一、二、三”法则
“一“是说一个原则。
目标制定有一个总原则,叫“好地种好粮”,平均主义反而是不公平的。
这时候,首先就要把人员做一次调配。把好粮种到好地上,让优秀的员工或者团队,承担更高的责任,出更多的业绩。
note: 比如说,往往是更有能力的人去做攻坚克难的事情,从而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。比如每年的一些项目制?或者技术支持的客户成功小组?
“二”,好目标有两个标准,分别是:“跑赢大盘”和 “跑赢自己过往”,两者取高值。
举个例子,不应该只看客户大还是小,而应该看两类型客户的自身增长。
比如,“新客户组”这个细分市场,每年有30%的增速。就算我们去年只增加了20%,今年我还是必须要定一个30%的目标,这叫“跑赢大盘”。不然我低于30%干了一年,就等于份额占比小了,岂不是白干了?
而大客户组,市场在萎缩,竞争对手也就是5%的增长。不过,我们去年做到了6%,那么我应该定7%,“跑赢自己过往”
“三”,是说把指标分下去的三个工作,分别是:
第一,分目标是个把“抓手”找出来的过程。
第二,分目标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。
第三,分目标更重要的是把责任感分下去。
1. 找抓手
note: 经典语录:抓手,赋能…
“抓手”:具体采取的行动。
例子:单店利润 = 毛利润 - 成本
但是这些都太大了,不能说要求你的毛利润提高,成本降低。而是需要提供更多的分解动作,从而落实到抓手上。
所以细分后
毛利润 = 客流 * 成交率 * 客单价 * 毛利率
note: 这里就比如我们需要让一个同学去优化一个模块,那么就要提供一些方向出来,至少是挖掘的方向,比如客户问题数,客户需求数,技术支持反馈,技术支持知识库,代码架构梳理。
2. 持续迭代
例子:
比如说,我下面有两个小组。年初的时候,给小红组和小明组定的都是10%的增长目标,两个团队各占我业绩的50%。但一个季度过去了,小红组完成了12%,而小明组只完成了5%。
那么应该怎么做呢?
- 复盘问题
- 调整目标值
我怎么做呢? 我会在每个月调整一次两个团队的目标,把达不成目标的小明团队的差额,拿出一半加到做得好的小红团队上,给他们定更高的目标。
比如说,原本两个团队都是10%的增长目标,小明只能做5%。
那么,下个月的目标,小明团队要变成7.5%,小红团队做12.5%。这也符合我一开始说的“好地种好粮”的总原则。
note: 提供了一个目标的调整原则。
3. 赋予责任感
第一,为什么这个目标对公司很重要?
第二,为什么这个目标对团队很重要?
第三,为什么这个目标对你下属很重要?
例子:
当时,我这个小组要做到10%的增长。要知道,我那个小组已经连续多年8%以上的增长了,我当时嘴上没说出来,内心肯定是抗拒的。做了更多,明年目标就更高,这不成了希腊神话里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了嘛。我在接下来的工作里,明显地心不在焉。我不断暗示自己,目标太高完不成,老板故意给我穿小鞋。开会的时候也不像以前那样积极发言,偶尔还发发牢骚
第一,为什么要增长10%,对公司来说很重要。他和我说了“跑赢大盘”的目标制定标准。在那一年,市场的平均增幅是9%。如果我们订了一个8%的增幅,也就意味着这个目标本身就是失败的。
第二,为什么对我这个小团队来说,这样的增长很重要。因为我的小组对比去年增加了20%的编制,只有保证10%这样的增幅,才能保证团队的编制不会菱缩,公司才继续愿意在组织发展上投人、投钱、投资源。
第三,为什么对我而言这个目标很重要。10%看似挑战,一旦达成了,对我的晋升加分是非常大的。 “好地种好粮”,把我放在这个位子上,就是要重点栽培我,我要 “跑赢自己”。你看,是不是把简单的一个目标,从宏观到微观的意义都帮我梳理了。
14-引领新人:尽快融入团队
note: 即适合团队 leader 也适合我们团队的导师制度。
1. 入职发 Offer 的时候
分配一个新人做入职引导,生活交流。
这个小师傅,最好和这个新员工年纪差不多,工作经历也差不多。当然,一定要是业绩好的、比较正能量的员工。
新员工遇到的,所有关于入职的问题,都可以直接和这位小师傅沟通、请教。
而且,因为他们年纪和经历很相似,容易就会有许多生活化的交流。比如,新公司附近哪里有好吃的?团队里面其他同事都是什么风格的?和老板沟通时要注意什么?等等。
2. 入职第一天
换工作是一件大事,是一个也许很多年以后,仍然会记得的重要时刻。就这么草草结束,实在是太可惜了。
我的做法是:提前让新员工做一页自我介绍的 PPT,等新员工入职的那一天,让他在整个团队面前,做一次自我介绍。
当然,我也会向团队隆重地介绍他。告诉其他人,为什么我招聘他来?我是看中了他身上的哪些优点?
同时,也要让团队里的每个人,给新员工做一次自我介绍,让他尽快和周围的同事熟悉起来。
我个人还有个小技巧,我喜欢给新员工送个见面礼。在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,我会把我喜欢的职场书籍作为礼物,送给新员工。你还可以在扉页写上对他的寄语,甚至可以邀请团队里的所有成员,一起来签个名。
总之,一定要把第一天的 仪式感 弄得满满的。记住,这是他人生里很重要的高光时刻,必须要充满了仪式感
3. 入职第一周
- 工作汇报
- 梳理优先级
- 观察成长情况
- 布置后面的工作
4. 入职第一月
- 集体团建
- 让大家把工作和生活打通,成为真正的集体。
- 公司是你家(狗头)
5. 第一次遭受挫折的时候
第一步是稳住情绪。一般而言,新员工还是很积极的,想尽快出业绩的。但是,挫折容易让他情绪低落,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。在那个当下,如果你发现他情绪低落,你可以约他第二天进行复盘。
在复盘原因的时候,很重要的一点是:一定要让他从做得好的地方说起。不要以为下属遇到挫折,整个项目就一无是处。先从做得好的地方讲起,可以帮助他恢复自信。这样做,会在很大程度上安抚他的情绪,让接下来的复盘更加顺利。
之后,就要开始梳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。这个步骤也要非常小心,切记规避跟 “责任”相关的话术,
要把重点放在“提升空间”因为这次复盘的目的,不是让他为这次错误付责,而是教导他以后如何提升。
方式:
- 你可以这样说:“在项目过程中,你看到了什么我们没有做好的地方吗?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,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呢?”不管下属说什么,不要打断。等他说完之后,再帮助他从失败中总结教训。
-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话术,千万不要用“我认为下次你应该注意怎样怎样”,而是要用“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,我会怎样怎样”。
- 这样不仅可以分享你的工作经验,更能让下属感受到,你对项目的反思和自我复盘。
note: 一般而言,新人可能会在不同的问题下受挫,所以原则应该是同样的问题,不要犯第二遍。
6.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时候
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。它意味着,新员工来到公司之后,终于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了。
这时候,你作为管理者,一定要看到这个新员工的业绩,然后帮助他在团队内做宣传。
我的经验是:把团队召集到一个办公室里,让新员工隆重地分享他的成功案例。他做了什么?过程中得到大家的哪些帮助?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绩?
不只是他的分享,你也可以请团队一起吃个蛋糕,甚至开一瓶香槟,为他的成果庆祝。
必要的时候,要第一时间抄送给你的上级,让更高层知道,并且肯定这位新员工取得的成果。
note: 说白了,还是仪式感。让同学感受到做出东西后,是会被认可的。这一块儿类比我们现在的季度之星?好像我们的季度评比里面,新人的占比不够高?是不是可以适当的提升新人在这一块儿的评比比重呢?
另外有必要抄送上级么?
15-激励老人
- 达成行动共识
- 定位并且搬走业绩阻碍
- 建立激励-业绩增强回路
1. 达成行动共识
- 软的部分:肯定过往对公司的贡献
-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:“小牛,今天我来和你聊一下你目前工作的事情。你在公司这么多年,对公司的贡献大家都有目共睹。而且你现在是团队里最资深的员工了,很多方面你都起到了榜样和表率的作用。
- 硬的部分:对业绩的评估
- 我会这么说:“但是小牛啊,最近在这几个项目上,无论是销售额,还是转化率,我认为你没有达到我对你的期望。所以,今天我想要和你谈一谈,看我有什么可以 帮助 到你的地方。”
- 在这个部分,我要提醒你: 千万不要直接拿着数据来批评你的下属。 一旦你摆出盛气凌人的姿态,而不是愿意帮助他的姿态,下属很容易进入反击模式。这个阶段只是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状态是有些问题的,达成共识就可以了。
2. 定位业绩阻碍
- 发展类
- 职位晋升
- note: 规划一下职场的发展,拿我们公司来讲就是职级要求,想要往哪个方向使劲。管理?技术?
- 能力问题
- 职位晋升
- 收入类
- 怎么能在收入上有一个牵引?
- 情感类
- “被看见”,主打就是一个仪式感。感受到团队的氛围,形成增强回路。用看见作为夸奖的一种方式。
- “职场倦怠”
- 放长假。史蒂夫乔布斯
- 老事情新做法:比如模块重构
- 新事情老做法:团队的新项目
- note: 有没有可能有些同学一直做老事情做不出来效果,提不起精神,所以尝试给一些新事情会有不一样的表现。
note: 对比报表而言,让我联想到团队的吸引力。对于其他老员工的吸引力不足,那么下手的点也就只有这几个方向。参见《吸引力沟通》
3. 建立激励-业绩增强回路
第一,冷启动,帮下属走出第一步。
第二,建立业绩和状态之间的正相关性。
第三,通过表彰增强循环。
案例:
他发现我比较擅长传授经验,对人才培养也特别感兴趣。于是,上级给了我一次冷启动的机会,让我承担了更多“销售新人培训” 的工作。
他不断给我强化,“最好的人教更好的人”这个观点。让我意识到,我要好好准备,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新员工。
同时,我在辅导新员工的过程中,销售技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,帮助我在销售的本职工作上,业绩得到了很好的提高。
随着我培养的新人越来越多,我的工作获得了上级更大的表扬,甚至被领导通报表彰了。
note: 需要找一些新鲜事儿做,这些新鲜事儿和他的发展相关联,并且可以持续的输出的事情。比如我们做的【代码 Review】,负责的同学如果只是收集是不是很快就倦怠了,但如果是主导挖掘代码中的问题,可能对他自己来讲就会有一些收获。